倾听孩子的想法、尊重孩子的意愿
发布时间:2014-3-5 15:15:35 浏览次数:333

我就是那个忧伤的孩子,一直在黑夜里唱歌。我希望有人听见,并且在我耳边,用很小、很小的声音,赶跑恐惧和惊慌。牵着我的手,轻轻地带我回家。”这是在丽萨?波曼著的《老师,你在听吗?》一书的序中有一首名为《我希望》的小诗。在诗中,作者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呼唤成人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,呼唤成人给予他们温暖与呵护、支持与关爱……词句间透出凄凉与渴望,呼唤的声音显得那么的无力与单薄,看到这首诗让人不免有些震撼。

现代儿童观已经把孩子放在与成人平等的位置上,我们也常说“要倾听孩子的想法、尊重他们的意愿”,但在日常的生活与教育活动中,我们做到了吗?作为一名幼儿教师,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不亚于她们的父母、家人,孩子们每天总有很多新鲜、有趣的话题,我们有没有认真、有效地倾听,了解孩子们的兴趣和想法?当孩子们热衷于某一活动时,我们有没有把握其间的教育契机,引导活动的深入?当与孩子们交谈时,我们是否能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愿?

在日常教学中,我们往往会把我们的想法强加给我们的孩子,学期初,我们便会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出发,认真制定教育教学计划,而后“精心”备课,然而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,孩子对于我们预设的活动不一定会感兴趣。比如在“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”活动中,老师抛出问题“在生活中,我们经常使用那些交通工具?”孩子们开始的回答都能结合生活经验,而当一个孩子说到“我爸爸、妈妈带我坐地铁去上海动物园。”时,孩子们的话题一下子从交通工具转向了动物园:“我也去过动物园的。”“动物园里有猴子和大象。”“我还和小猴子拍照呢!”……当孩子的兴趣明显偏离我们的预设时,我们要权衡活动是否还有继续深入的价值,作为活动组织与引导者的老师应该怎么做呢?是硬性“引导”孩子回到原来的话题的讨论,还是放弃原有的计划,参与孩子们的新话题?孩子们自发开展的关于动物园的讨论才是此刻他们所热衷的,如果老师能顺势加以引导,使之不断深入,和孩子一起对这一话题进行充分、系统的挖掘,那么一个孩子们感兴趣的以动物为主题的活动或许会由此展开。它的意义完全可以超越老师所预设的主题活动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,无论是教学活动还是谈话活动,少一些预设,多一些生成,还给孩子真正“自主”的空间,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。